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发布时间:2025-04-01
在拉萨,湛蓝天空下的宁静生活偶尔会被身体的不适打破。当肝区疼痛伴随着饭后胀腹的情况出现,许多人心中不禁涌起担忧:这会是肝癌的征兆吗?今天,我们有幸邀请到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邓文志主任,为大家详细剖析这种症状背后的原因,以及为拉萨患者提供专业的就医指导。
肝区疼痛和饭后胀腹是不少人会遇到的不适症状。想象一下,日常的生活中,突然感觉右上腹隐隐作痛,那种持续的钝痛或胀痛,时不时就来 “打扰” 一下。而在饭后,肚子更是像被充气了一样,胀满难受,连活动都变得不自在。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着生活质量,更让患者忧心忡忡,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严重的疾病,尤其是肝癌,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 “杀手”。
邓文志主任指出,肝区疼痛伴饭后胀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并不一定就指向肝癌。从消化系统的角度来看,肝脏、胆囊、胃和十二指肠等器官紧密相连,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这些症状。
胆囊疾病:胆囊炎是常见病因之一。胆囊在炎症的刺激下,会引发右上腹也就是肝区的疼痛,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。而且,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,帮助消化脂肪。当胆囊发炎时,胆汁排泄不畅,影响了食物尤其是脂肪的消化,就容易导致饭后胀腹。胆结石也会有类似表现,结石刺激胆囊壁或胆管,引起疼痛,同时影响消化功能,造成饭后胀满不适。
胃部问题:胃炎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同样不容忽视。胃在进食后需要进行消化工作,当胃黏膜受损,有炎症或溃疡时,饭后胃酸分泌增加,刺激病变部位,不仅会引起上腹部疼痛,还可能导致胃胀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由于胃的位置与肝区相邻,有时患者会误以为是肝区疼痛。
肠道功能紊乱:十二指肠作为连接胃和小肠的重要部分,若出现问题,比如十二指肠溃疡,典型症状之一就是空腹时疼痛,进食后缓解,但也可能伴随饭后胀腹。另外,肠道菌群失调、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等肠道功能紊乱情况,也会使得食物在肠道内消化和排空延迟,产生腹胀感,并且可能伴有隐痛,容易与肝区疼痛混淆。
虽然肝区疼痛伴饭后胀腹大多由上述常见疾病引起,但邓文志主任强调,肝癌也确实可能表现出这些症状,需要谨慎排查。肝癌早期,肿瘤较小时,可能仅引起轻微的肝区不适,不易察觉。随着肿瘤逐渐增大,会使肝脏的包膜紧张,刺激周围神经,引发持续性的肝区疼痛。同时,肝癌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消化功能,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,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,出现饭后胀腹。不过,肝癌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,如乏力、消瘦、食欲不振、黄疸等。对于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,像长期大量饮酒、患有乙肝或丙肝等慢性肝病、有肝癌家族史的人,一旦出现肝区疼痛伴饭后胀腹,更要高度警惕,及时就医检查。
当出现肝区疼痛伴饭后胀腹的症状时,邓文志主任建议,不要自行猜测病情,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是明确病因的关键。首先,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,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、频率、疼痛程度、是否有加重或缓解因素,以及既往的疾病史等。然后进行体格检查,重点检查肝区和腹部,判断是否有压痛、肿块、肝脾肿大等异常情况。实验室检查方面,肝功能检查能了解肝脏的基本功能状态,看转氨酶、胆红素等指标是否正常;甲胎蛋白(AFP)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,大部分肝癌患者 AFP 水平会显著升高。此外,影像学检查必不可少,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肝脏的形态、结构,查看是否有占位性病变;CT 或 MRI 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及周围器官的情况,有助于精准诊断。
免责声明: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。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,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一经指出,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,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