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健康知识 >> 结直肠癌

肥胖是否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?

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发布时间:2024-08-02

近年来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,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,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。作为中医医生,成都普济徐辉主任将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,探讨肥胖是否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。

肥胖1.png

一、中医视角下的肥胖与疾病

中医理论认为,肥胖多因饮食不节、过食肥甘厚味、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体内痰湿积聚、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肥胖者多伴有脾虚湿盛、痰浊内阻的体质特点,这种体质状态容易引发多种疾病,包括消化系统肿瘤。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即预防疾病的发生,对于肥胖者而言,调整饮食结构、增加运动量、改善体质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。

二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

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肥胖确实是结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。肥胖人群往往饮食结构不合理,摄入过多的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纤维的食物,这种饮食习惯不仅增加了胆汁酸在肠道内的浓度,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质。此外,肥胖者常因缺乏运动而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慢,容易引起便秘,长期便秘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,增加了致癌物质与肠道黏膜接触的机会。

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,肥胖与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,这些疾病本身也是结直肠癌的潜在风险因素。肥胖者体内的代谢紊乱和内微环境改变,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,促进致病菌和致癌菌的生长,进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

三、肥胖导致结直肠癌的机制

胆汁酸代谢异常:高脂肪饮食使胆汁酸在肠道内积聚并增加浓度,胆汁酸的脱羟基作用在肠道内产生致癌物质。

便秘与食物残渣滞留:肥胖者肠胃蠕动速度减慢,容易引起便秘,食物残渣在肠道内长期滞留,增加了致癌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。

肠道菌群失调:肥胖引发的代谢紊乱和内微环境改变,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,致病菌和致癌菌占据优势,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

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: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,这些病理状态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等途径,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。

四、中医对肥胖与结直肠癌的防治建议

调整饮食结构:减少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,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,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

增加运动量: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便秘情况,同时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,减轻体重,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。

中药调理:中医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,采用健脾祛湿、化痰散结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,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,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

定期体检:肥胖者应定期进行体检,包括粪便免疫定量便隐血检测和结肠镜检查等,以便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等潜在疾病。

综上所述,肥胖确实是结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。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上取得了共识。因此,对于肥胖者而言,调整饮食结构、增加运动量、中药调理以及定期体检等措施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。同时,我们也应认识到,肥胖不仅仅是一种体态问题,更是一种健康问题,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。如果身体有所异常情况,欢迎来到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咨询了解。



医院介绍

查看更多

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创立于2012年,雄踞于成都市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10号附12号,医院秉承“普济医道,大医精诚”的中医情怀,以“普济造万众,生术福天下”为使命,以“普天下同济,乐于人为善”为宗旨,悬壶至今。 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传承900余年《普济本事方》医道以及600余年《普济方》精神,精研肿瘤古方,专治肺瘤、胃瘤、肠瘤、肝瘤、肾瘤、脑瘤、骨瘤、食道瘤、胰腺瘤、淋巴瘤、乳腺瘤、宫颈瘤、卵巢瘤、黑色素瘤等良恶性肿瘤。

来诊路线

查看更多

联系地址:成都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10号附12号

咨询电话:028-870726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