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发布时间:2024-09-09
在中医与西医结合的视角下,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,其分期与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。成都普济中医陈小平主任将从中医理论出发,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,探讨肝血管瘤的分期与诊断。
一、肝血管瘤的中医认识
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,肝血管瘤可归属于“癥瘕积聚”范畴。中医认为,此病多因情志不畅、饮食不节、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肝脾失调,气血瘀滞而成。治疗时,常采用活血化瘀、疏肝理气、健脾化湿等法则。
二、肝血管瘤的分期
现代医学根据肝血管瘤的大小,通常将其分为三级:
小血管瘤:直径小于5厘米,多无明显症状,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。
大血管瘤:直径在5至10厘米之间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、腹胀等症状。
巨大血管瘤:直径超过10厘米,可能压迫周围脏器,引起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甚至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。
三、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
1. 病史与临床症状
中医强调“四诊合参”,即望、闻、问、切。在诊断肝血管瘤时,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,包括是否有肝病家族史、肝脏损伤史、长期服用药物史等。同时,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上腹部疼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临床症状。
2. 实验室检查
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检查对于评估肝脏功能和凝血状态具有重要意义。若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血小板减少等现象,可进一步提示肝血管瘤的存在。
3. 影像学检查
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肝血管瘤的主要手段,包括超声波检查、CT检查、MRI(磁共振成像)等。
超声波检查:超声波能清晰显示肝脏内血管瘤的形态、大小和位置。小血管瘤多表现为强回声,边缘清晰;大血管瘤则可能为高回声及混合型。
CT检查:CT平扫时,肝血管瘤表现为低密度区,边缘光滑锐利。注射造影剂后,肿瘤边缘部立即增强,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。
MRI检查:MRI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,对于复杂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。
4. 穿刺活检
对于疑似肝血管瘤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,可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诊断。然而,由于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,如出血、感染等,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。
四、中医与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
在肝血管瘤的治疗上,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。西医的手术切除、局部消融术、肝动脉介入栓塞术等方法能够直接去除或缩小瘤体;而中医则通过调理气血、疏通经络、改善体质等方法,提高患者的整体免疫力,减少再发风险。因此,在实际治疗中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。
肝血管瘤的分期与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。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临床症状观察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,可以准确判断肝血管瘤的大小、位置和性质。在治疗上,应充分发挥中医与西医的优势,采用综合治疗的策略,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。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祝福各位患者能够早日康复。